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新年致辞视频中展示了乌克兰在武器研发方面的“成就”,其中关于“游隼”(Сапсан)导弹的画面引发巨大争议。视频中出现的导弹发射画面,被多家媒体指出与韩国国防博客2017年发布的韩国“玄武-2A”导弹发射视频完全一致,引发俄罗斯媒体和军事博主的强烈质疑,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游隼”导弹是乌克兰研发近18年的弹道导弹,设计射程为500公里,远超乌克兰此前获得的射程为300公里的美国ATACMS导弹。值得注意的是,库尔斯克州距离莫斯科约400公里,这使得“游隼”导弹的射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前,乌克兰曾在2018年的“独立日游行”中展示过“游隼”导弹的模型,但之后关于其研发的进展信息有限。
除了“游隼”,乌克兰还存在一个名为Hrim,以及出口型号Hrim-2的导弹,其射程被控制在300公里以内,符合导弹技术控制制度。过去几个月,乌克兰多次宣布“导弹研发进展”,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Hrim-2的进展。例如,去年8月乌克兰声称成功测试首款国产弹道导弹,10月乌克兰常驻北约代表团主席也表示国产弹道导弹很快会有具体成果。泽连斯基在去年11月9日的讲话中提到完成第一批100枚导弹的生产,虽然未提及具体型号,但由于其提到“深入俄罗斯打击”,也被广泛认为是Hrim-2。
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泽连斯基新年致辞中关于“游隼”导弹的画面,与其宣称的乌克兰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论述之间存在明显矛盾。这不仅涉及到乌克兰军工实力的真实性问题,更关乎到信息战的层面。乌克兰政府是否故意使用虚假信息来夸大其军事实力,以提升国际社会对其的支持,以及对俄罗斯施加心理压力,值得深思。
此次事件也凸显了信息时代下信息真伪鉴别的重要性。在获取信息时,需要多方求证,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同时,各国政府也需要对自身的信息发布负责任,避免散播虚假信息,损害国际社会对自身的信任。
从区块链技术的角度来看,如果乌克兰的武器研发信息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记录和验证,那么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将得到极大提升,类似的争议或许能够得到有效避免。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为武器研发过程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记录平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国际社会的信任度。 这对于未来军备控制和国际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视频中导弹发射画面与韩国导弹视频一致,这波操作属实让我吃惊。感觉乌克兰政府在信息战上有点用力过猛了,这信息真假难辨,希望以后能多一些透明公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