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喜庆的氛围弥漫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今年的春节,更因众多博物馆推出的特色展览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些展览不仅展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让我们一起细数这些精彩纷呈的展览:
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 (2025年1月22日起)
本次展览以馆藏200余件(套)文物精品为基础,涵盖青铜、玉器、钱币、陶瓷、金银器、漆器和书画等多个类别,通过“景星庆云至,天授人和时”、“乾坤万象和,山固寿无疆”、“又是春时节,春色如人面”三个单元,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展览的亮点在于展出了许多国博馆藏重点文物和观众喜爱的“明星文物”,例如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妇好鸮尊,以及充满新春氛围的桃花洞釉灯笼瓶、白玉“天官赐福”佩、“好酒”白釉盘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
故宫博物院:凌家滩文化玉器展 (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3月16日) & 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 (2025年1月7日至2026年1月4日)
故宫博物院今年春节期间推出了两场重量级展览。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展出399件(套)来自凌家滩遗址的珍贵文物,涵盖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其中包括“刻图玉版”、“重环玉璧”、“玉龟”等重要展品,很多为首次展出。这些文物展现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辉煌灿烂的玉文化,以及先民们精湛的工艺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则遴选出258件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宫廷和田玉文物精品,其中包括汉代和田子料玉辟邪、“大清受命之宝”、采玉图山子、痕都斯坦玉器等,130件为首次展出。展览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的奢华与精致,也反映了清朝与域外地区的文化交流。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过年——春节主题展 (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3月2日)
本次展览展出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覆盖全国各地,从冬至开始,至元宵节结束,分为序厅和“辞旧迎新”、“欢聚祝福”、“乐岁弦歌”、“普天同庆”四个单元,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春节的民俗文化。
首都博物馆: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金器展 (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 & 京津冀木版年画展 (1月—4月)
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金器展,展出200余件来自北方草原、中原地区和青藏高原的金器,展现了中国黄金工艺的演变与成就,以及其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角色。
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则展现了京津冀地区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是三地文化一脉相承的有力佐证。
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2025年1月14日至2月16日)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则别具一格,以蛇年生肖为主题,展出近50件蛇类标本,从科学角度展现了蛇类的独特魅力。
国家图书馆:金蛇献瑞——乙巳蛇年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 (2025年1月22日起)
国家图书馆的展览则结合了非遗和民俗摄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并设置了互动区域,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技艺。
这些展览,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绝佳机会。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感受浓浓的年味,在文化熏陶中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