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动能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确定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彰显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根本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依靠科技现代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新动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施建军指出,科技创新只有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和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能够提升本土产业链的自适应能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助力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提升。
部分高校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了协同发展的探索实践。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研究院,是与复旦大学、宁波新区联合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坚持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组建了15个科研团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例如,针对空天产业发展需求,攻克了高功率长寿命无人机的技术难点,研制出续航时间最长达10小时、最大载重1000公斤的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并在输电线路、环境监测等场景中得到应用。目前,研究院已孵化了100多家科创企业,产值过亿。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郑磊认为,当前有几个显著趋势:一是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再到新产品、新产业的出现速度越来越快,产业更新迭代明显加快;二是科学研究范式、科研组织形式、技术突破方式日益多元,科技进步对产业变革的作用方式更加丰富;三是颠覆式创新的“组合效应”加速显现,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强;四是科技与产业竞争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前沿领域,产业体系化和生态化效应日益显著。
郑磊表示,面对这些趋势,挑战与机遇并存,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必须全面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突破口,有效应对挑战。
难点痛点有待突破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有哪些制约突破的难点和痛点?
王国认为,目前两者之间互动还不够通畅,科学技术活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不够协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
例如,企业作为技术供给者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产业创新活动的“引擎”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环境还不够丰富,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
施建军教授认为,科技创新往往来自高校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科技创新难以直接与产业创新需求对接,需要通过试点验证和中试才能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人才和资金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的瓶颈。施建军认为,解决瓶颈和痛点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持续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技术突破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推动产业链发展。
在浙江省宁波市,“创新在象山,转化在宁波”的“双中心”模式是宁波实现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自2022年成立以来,位于宁波的宁波(宁波)科创中心负责收集宁波企业、高校、机构的创新需求,位于上海的上海(上海)创新中心负责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
据介绍,“双中心”运行两年来,已与数十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对接产业发展科技成果数百项,发布宁波本地企业技术需求50余项,开展技术对接活动100余场,形成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
构建协同发展模式
施建军指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一个多主体、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规划、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协同机制等方面有效应对挑战,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支持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创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全市标准化;推动集群式创新,激励企业主体作用。例如,在国家层面,可以制定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案,明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联合推进产业、人才培养、新技术等领域对产业的赋能,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再如,通过“大人才计划”建设科研人才“双创”平台来促进人才向产业流动,以区域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重点,允许科研人员以兼职、咨询等形式参与企业研发活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校科研项目对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产学研人才一体化发展。